金融街 科技 正文

聚焦具身智能:汉威科技多维传感器布局引领机器人进化之路

2025-11-17 17:38   来源: 金融街

      日前,在全运会上,担任“0号”火炬手的人形机器人以其稳健步伐惊艳全场。这举重若轻的每一步,都根植于一个精密而强大的感知系统。无数传感器如同机器的“神经末梢”,在毫秒间进行着不息的数据奔流与决策协同,共同构筑了机器人感知与行动的基石。而在这一系统中,惯性测量单元(IMU)正是维持其运动平衡的核心枢纽,扮演着关乎全局的“灵魂”角色。


      IMU:自主可控技术铸就机器人平衡核心

      当业界将目光投向这类关键传感器的供应链时,一家拥有完整MEMS芯片产线的企业逐渐走入视野。深耕传感器领域近三十年的汉威科技依托其深厚的研发积累,推出了高精度MEMS惯性测量单元,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自主可控。该IMU产品基于先进的MEMS工艺与SIP系统级封装技术,集成了多种智能算法与自诊断程序,展现出精度高、响应快、可靠性强的显著优势。

      强大的研发与产业化实力,不仅保障了产品卓越的性能,更支撑了从功能定制、产品定制到快速交付的全层次服务体系,能够高效满足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各领域对传感器的多样化、敏捷化需求。


      超越平衡:汉威科技的多维布局“机器感官”生态

      然而,机器人的“智能”远不止于维持平衡。在“具身智能”这一被视为下一代人工智能重要形态的浪潮席卷之下,让机器人拥有更接近甚至超越人类的综合感知能力,正成为产业竞争的新高地。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争中,一些企业已展现出前瞻性布局,以汉威科技为例,其通过构建覆盖“嗅觉-触觉-平衡-力控-视觉”的多维传感器矩阵,为机器人打造日益完善的“感官系统”。

      其中,电子鼻嗅觉传感器让机器人具备了检测可燃气体、有毒气体及VOCs等指标的能力,实现了环境安全监测与复杂气味识别;柔性触觉传感器则通过实时感知接触力度与压力分布,为灵巧抓取与人机交互提供了关键支撑;而除了作为平衡感知核心的IMU外,六维力传感器更能同步检测多维力与力矩,使机器人得以完成精密装配等需要精细力反馈的复杂任务;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则突破了可见光限制,赋予机器人全天候、远距离的环境感知与目标识别能力。

      回顾2025年,汉威科技在具身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产品矩阵不断丰富,更通过与多家知名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,并战略投资开普勒机器人,持续深化对具身智能传感器真实需求的洞察。这一系列清晰而坚定的动作,正一步步将汉威科技在传感器领域近三十年的技术积累,系统性地导入具身智能这一新兴赛道。

      这些紧密的产业协作与前瞻布局,不仅帮助汉威科技更加精准地把握创新方向、加快研发进度,也推动其开发出更多适配具身智能场景的传感器产品。其目标明确:不仅要解决机器人“站得稳”“走得直”的基本需求,更要让其“看得清”“辨得明”“抓得巧”,最终让机器人从单纯的执行工具向能够全面适应复杂环境、执行多样任务的“具身智能体”演进。

      展望未来,随着人形机器人及其它智能体产业的加速发展,对高性能、高可靠性、低成本传感器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。汉威科技凭借其在MEMS芯片设计制造、传感器多维度布局以及快速定制化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,有望在即将到来的具身智能时代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。一个由更智能、更灵敏、更全面的“机器感官”所支撑的具身智能生态,正在汉威科技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从蓝图加速走向现实。

责任编辑:文刀刘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金融街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